核心提示
從認為自己絕對沒有侵權,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錯誤,并愿意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再到主動咨詢法官,避免以后發(fā)生侵權行為。這一系列的變化,源于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張燕積極主動的溝通。她巧妙運用“技術+情理”雙密鑰,讓劍拔弩張的雙方握手言和。
辦案人:張燕
職務: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
事情要從2024年年末說起,大連某通科技公司發(fā)現(xiàn)另一家科技公司在日常經(jīng)營服務中提供客戶使用的賽事直播軟件與自家“賽事成績直播系統(tǒng)”軟件功能及界面高度近似,而這家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曾就職于大連某通科技公司七年的員工伍某。
然而,面臨“老東家”的起訴,伍某十分抵觸:“軟件是我找其他公司做的?!薄氨緛碣愂轮辈ハ到y(tǒng)就是差不多的,憑什么就是侵權?”
如何界定侵權呢?我化身“代碼偵探”,逐行仔細地比對,試圖從密密麻麻的字符中尋找真相。
原告代理律師自信滿滿:“我們的軟件開發(fā)過程中,程序員做了特殊的標記,被告下載使用的軟件代碼中也存在我方程序員做的標記?!北桓鎱s不以為然:“直播系統(tǒng)的代碼大部分都是基礎代碼,你做了標記也不代表這些是你原創(chuàng),這些都是直播軟件的通用代碼?!彪p方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這場“代碼攻防戰(zhàn)”陷入僵局。
我決定借助技術調(diào)查官的力量,大連中院的兼職技術調(diào)查官來自本院、高校、科研院所、醫(yī)院、鑒定機構及專利代理機構等企事業(yè)單位,他們的加入,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技術類知識產(chǎn)權案件技術查明難的困境。
“你看,這是一個特殊標記代碼,被告的代碼中也有這個特殊代碼,這個一看就不是通用代碼。”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信息管理處副處長張守棟是計算機專業(yè)出身,擁有20多年相關工作經(jīng)驗,看完兩組代碼他便非??隙ǖ亟o出了答案。
然而,伍某態(tài)度依然強硬:“我不同意調(diào)解。”
“這個案子,我之所以反復調(diào)解,是為了你們雙方考慮,是不是存在侵權行為其實你內(nèi)心應該是清楚的,走司法鑒定一定能有結果,一旦鑒定結果代碼相同或?qū)嵸|(zhì)性相同,鑒定費用是需要你來承擔的,計算機軟件的司法鑒定費用可不低?!蔽覍ξ槟痴f,“原告想要的是一個態(tài)度,承認侵權并且停止侵權行為,至于賠償金額他們是同意協(xié)商的。”我還把以往類似計算機軟件侵權的判例發(fā)給了伍某,讓他有個直觀的認識。
幾天后,伍某主動打來電話,表示愿意調(diào)解,同時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以后從事這個行業(yè),如何才能避免再次侵權。
我用自己的理解對伍某說,“我理解這就和寫文章一樣,會有自己的語言特點,自己開發(fā)的軟件,肯定會與他人的代碼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如果你找第三方去開發(fā),一定要保留好委托開發(fā)的合同、第三方向你交付源代碼的交接材料等證明材料……”
最終,伍某給出了調(diào)解方案,同意賠償大連某通科技公司經(jīng)濟損失及維權合理支出。至此,這場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