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借條’‘欠條’‘收條’是有區(qū)別的,大家在借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近日,為進一步滿足轄區(qū)居民法律服務需求,切實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營造全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遼寧法治報公益普法團成員、遼寧盛遼弘沈律師事務所律師走進沈陽市鐵西區(qū)重工街道建設社區(qū),舉辦了一場“接地氣”的惠民公益普法講座。
“早早就聽說今天有律師來給我們講課了,我得認真聽聽繼承的事,以后指定能有用?!痹谏鐓^(qū)會議室,居民張大爺坐在第一排跟旁邊的老伙伴說著。
講座中,律師蘇航圍繞“家庭繼承”“高空拋物”“民間借貸”3個主題,依據(jù)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guī),就財產繼承、繼承效力接受和放棄的規(guī)定、繼承人的范圍及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遺囑的種類和要求、高空拋物法律責任、如何寫好借條等法律知識,用生動具體的案例、簡單易懂的語言為居民進行解讀。
“律師,我有3套房產但不想都給我大兒子,您看怎么辦?”講座過程中,居民們認真聽講、踴躍提問,氣氛十分熱烈。蘇航不僅為居民講解了相關法律知識,更提出了防范相關法律風險的對策方案,并就居民現(xiàn)場提出的其他法律問題逐一耐心答疑解惑,受到居民贊譽和肯定。
“這次普法講座,既有法律知識宣講,又有典型案例分析,更有風險防范的經(jīng)驗技巧介紹,讓社區(qū)居民掌握了相關法律知識,增強了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實現(xiàn)法律服務與社區(qū)居民需求‘零距離’無縫對接,真正將普惠、專業(yè)、優(yōu)質的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建設社區(qū)有關負責人表示。